緊貼今日最佳加密貨幣預售 即時分析助你搶先一步
查看我們對2025年9月29日熱門加密預售的即時更新報導! 我們將為你帶來即時更新,涵蓋熱門預售動態、巨鯨入場情況、資金與開發輪預測、重要風險警示——一切你需要掌握的資訊都在這裡。 本頁會根據最新內部消息不斷更新,涵蓋當前最火熱的預售項目,記得經常重新整理頁面! 免責聲明:加密貨幣為高風險投資,你可能會損失資本。我們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財務建議。我們可能會透過附屬連結獲得傭金,但不會增加你的成本。SWIFT試行跨境支付上鏈化
September 29, 2025 • 01:00 UTC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宣布啟動試點計劃,將核心資訊系統遷移至以太坊二層網路 Linea,標誌著傳統金融與區塊鏈結合的重要一步。 SWIFT 每日處理超 4,400 萬則跨境支付訊息,年度交易金額達數兆美元。 此試點聚焦“鏈上遷移”,包括開發鏈上資訊系統和類穩定幣的銀行結算代幣,以實現即時、防篡改的交易確認,並縮短結算時間。法國巴黎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十多家國際機構已參與測試。 SWIFT 之所以選擇 Consensys 開發的 Linea,是看中其零知識證明(ZK-rollup)技術,兼具隱私保護、可擴展性與以太坊生態相容性,符合受監管金融機構的嚴格要求。 Linea 的經濟模式也透過原生代幣激勵,支持網路永續成長。 若成功,該計劃或加速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推動跨境支付及批發金融的互通,但監管與標準化挑戰仍待解決。 10月山寨幣季上漲前關注的百倍幣Solana質押型現貨ETF競速上架
September 29, 2025 • 01:00 UTC
多家資產管理公司幾乎同步向美國 SEC 提交修訂文件,擬推出附帶質押功能的 Solana 現貨 ETF,被視為加密投資進入新階段。一旦獲批,這些 ETF 不僅能追蹤代幣價格,還能透過質押獲得額外收益。 Fidelity、Franklin Templeton、Grayscale、CoinShares、Bitwise、VanEck、Canary Capital 與 21Shares 等都已在 S-1 文件中寫明質押機制,唯獨 BlackRock 暫未行動。分析師預計最快三至六週內或獲批准。 SEC 今年明確質押獎勵不屬證券,並將 ETF 審查期縮短至 60–75 天,清除法律與流程障礙。市場已有先例:REX-Osprey 的 Solana 質押基金規模突破 3 億美元,Bitwise 在歐洲的同類產品五日內吸金 6,000 萬美元。若美國版 ETF 落地,短期或吸收數十億美元資金,為 Solana 帶來上漲動力。 AI選出四大山寨幣最後上車機會比特幣儲備潮引發泡沫疑慮
September 29, 2025 • 01:00 UTC
企業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熱潮持續升溫,但風險警訊不斷。 NoOnes 創辦人 Ray Youssef 警告,市場對數位資產金庫的狂熱與 2000 年網路泡沫如出一轍,一旦故事退燒,估值恐瞬間崩塌。他指出,當年網路股因脫離基本面暴跌 80%,如今投資人同樣因 FOMO 將資金湧入加密相關企業,忽略了現金流與獲利能力的重要性。 不少公司更以短債與可轉債加槓桿購幣,若幣價反轉,連續爆倉恐拖垮市場。 Youssef 建議企業應降低債務,優先透過股權融資,延長債務期限,並配置比特幣等藍籌幣與現金或短期國債以保流動性。同時結合實際業務取得現金流,輔以壓力測試、風險準備與公開審計,方能增強抗風險能力。 未來,加密企業的儲備策略是創新機會還是泡沫重演仍未可知,但回歸基本面與風險管控才是長久之道。 PEPENODE成機構看好新百倍幣焦點貝萊德擬推出新型比特幣ETF
September 29, 2025, 2025 • 01:00 UTC
貝萊德(BlackRock)完成 iShares Bitcoin Premium ETF 商標註冊,這款新型比特幣收益型 ETF 將採用覆蓋式買權策略,以所持 BTC 出售看漲期權獲取額外收益,為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此前,貝萊德的 IBIT 已取得巨大成功,累積貢獻逾 2.6 億美元收益。 Arkham 數據顯示,貝萊德持有約 75.6 萬 BTC 與 380 萬 ETH,穩居機構加密市場核心地位。業界認為,該策略兼顧比特幣升值潛力與現金流收益,將進一步鞏固貝萊德在加密 ETF 市場的主導地位。 10月牛市來臨前應該下注哪個百倍幣?在這場被視為去中心化金融復興運動的進程中,Vitalik Buterin再次提出深層願景。他不再強調「去中心化」這個已被無數項目喊爛的口號,而是轉而談論可持續性與穩定收益。他認為以太坊的未來來自於如Google搜索般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而這樣的DeFi工具未必要驚天動地,反而應該務實、透明、不違背以太坊的價值觀。
這種哲學上的轉向讓人想到文藝復興時期銀行家的轉型,從浮誇到制度建構。Buterin甚至進一步鼓勵社群開發與CPI掛鉤的貨幣籃,開啟一場可能重新定義數位資產本質的對話。
在Hyperliquid(HYPE)價格觸頂之際,一位匿名大戶抽離市值達1.22億美元的HYPE代幣,動作看似技術性拋售,實則動搖了市場對其鎖倉機制的根本信任。Arthur Hayes與Ansem先後發表退場聲明,引發連鎖效應。解鎖壓力不再只是預期中的風險,而是成為即將登場的現實困境。
未來兩年HYPE平均每月將面臨五億美元供應釋放,通脹機制已明顯偏離原設想,Maelstrom Fund指其回購模型與代幣釋放速度失衡,將對市場價格形成持續性壓力。
Solana在這個月曾高歌猛進,一度錄得20%的單月漲幅,令不少投資者重燃對L1公鏈牛市的期待。但熱潮往往是短暫的。當價格三日連跌、從250美元高位滑落至230美元時,市場才驀然驚覺:真正能帶動情緒與資金的,或許早已不是主鏈本身,而是那條鏈上跑出的應用與工具。
根據Token Terminal的資料顯示,Solana的每日活躍地址在短短一週內增加超過11%,達到250萬。而pump.fun上代幣的日發行量自9月13日以來也翻了一番。這不僅說明Solana仍然是創新與實驗的溫床,也透露出一種更深層的焦慮,散戶進場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