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加密資產主流標的延續了上行態勢,比特幣年初至今上漲18%,以太幣更錄得35%的穩健升幅,整體市場信心明顯回升。不過在監管不確定性、稅務制度不一致與資安風險等因素幹擾下,對不少機構與保守型投資者而言,直接參與加密貨幣仍存在門檻。於此同時,加密概念股逐步走入資本市場主視野,成為傳統投資組合中間接參與數位資產經濟的新工具。
隨著監管環境鬆動,美國資本市場迎來加密企業掛牌潮。Coinbase儘管面對營收與獲利壓力,股價仍大致與比特幣同步波動。作為標普500成分股之一,Coinbase廣泛納入ETF與大型投資組合,機構資金參與度持續上升。
相較之下,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在IPO後的表現更為搶眼,股價自31美元起跳,最高衝至298.99美元,儘管回調至126.55美元,但漲幅與市值穩健性依然超出市場預期。交易所Bullish則憑藉90美元掛牌、盤中一度衝高至118美元的亮眼走勢,成為華爾街焦點。其媒體業務與平台流動性潛力,在彼得·泰爾的戰略背書下獲得資本青睞。
比特幣持倉戰略轉化企業定位
除新創企業,部分傳統公司也透過比特幣儲備重塑其資產與市場估值,MicroStrategy自2020年起持續購入比特幣,成功將自身從商業軟體公司轉型為加密資產代理人。在比特幣五年上漲868%的背景下,MicroStrategy股價累計上升2291%,遠超同期大盤表現。其近期年內漲幅亦達17%-18%,顯示市場將比特幣持倉視為企業核心價值。
儘管整體趨勢向好,並非所有與加密領域相關的公司都能從中受益。Block, Inc.雖早早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且由Twitter創辦人Jack Dorsey領導,但股價在2025年下滑9.2%,顯示光靠理念與持幣並不足以維持市場信任。
另一案例為MARA Holdings,作為比特幣第二大機構持有者,持幣數量超過五萬枚,但公司股價距離2021年75美元高點依然有顯著差距,反映市場更重視資本效率與財務表現,而非單一資產配置。
新興黑馬崛起:HYLQ與Hyperliquid的潛力組合
在大型加密股價值重新定價的同時,一批市值尚小但敘事清晰的新興公司亦開始吸引投資者注意。總部位於加拿大的HYLQ便是其中代表。該公司於CSE(加拿大證券交易所)掛牌,並透過定期審計維持高度透明,其市值僅為3100萬加元(約2200萬美元),屬於典型的高成長潛力低價股。
近期HYLQ宣布進一步資本配置方向,將資金投入新興的Layer 2協議Hyperliquid(HYPE),正式進軍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領域。
Hyperliquid具備新一代高性能技術特徵,專注於為DeFi應用提供更高可擴展性與交易效率,其生態系統的發展將直接推動HYLQ的資產價值上限。對散戶與成長型投資者而言,這類公司兼具低估值與高波動潛能,在加密基礎建設升級周期中提供了具吸引力的策略性選項。
結論:加密經濟滲透股市,重構傳統投資框架
當前加密市場的投資邏輯正在悄然變化。除了鏈上資產之外,投資者亦可透過股票市場進入同一成長賽道。從Coinbase等交易平台,到持幣轉型的MicroStrategy,再到策略佈局Layer 2協議的新興公司如HYLQ,加密經濟正以更複雜、更成熟的方式融入傳統金融架構之中。對風險承受能力高、關注百倍成長空間的投資人而言,HYLQ這類潛力股或許正處於加密股市資本輪動的早期黃金區。
未來真正具備敘事深度與技術支撐的企業,將在鏈上與股市之間架起價值轉化的橋梁,為下一波資本浪潮鋪設通道。

如果想考驗自己對加密貨幣投資眼光,也可使用CoinFutures,這是一個綜合表現優秀的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台,主打無需KYC、免註冊帳戶即可交易,並提供模擬真實市場波動的遊戲化交易體驗。用戶可即時預測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幣種的價格走勢,並選擇做多或做空,最高可使用達1,000倍的槓桿,亦支援止盈與止損設置。雖然平台不涉及實際加密資產,市場數據為模擬生成,但其高靈活性與免驗證的設計,對短期預測型交易者而言具吸引力。平台也支持隨時提領收益,操作門檻極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