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的金融市場裡,宏觀與資本的節奏正在同步轉向。美股三大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AI科技股的強勢上攻帶動整體風險資產回暖,而在加密領域,比特幣重新站上11萬美元,市場資金流動的方向顯然再次聚焦於數位資產。
VanEck執行長Jan Van Eck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M2貨幣供應與比特幣價格的相關性持續增強,若流動性擴張延續,比特幣在本輪牛市末期有望衝向18萬美元。
VanEck的研究顯示,自2013年以來,全球貨幣供應從50萬億美元增長至100萬億美元,比特幣同期上漲超過700倍。這種長期的對稱關係反映出加密資產正在成為貨幣通脹與法幣貶值環境中的中性避險選擇。
數據顯示,比特幣與全球M2增長率的相關係數已達0.5,其中歐元的流動性變化解釋力最強,顯示歐洲資金動能對加密市場的影響正在上升。VanEck分析師Nathan Frankovitz指出,擁有少於2%數位資產的投資組合等同於對加密市場持空頭立場,而目前全球資金的再分配顯示,更多機構正在增加比特幣配置。
全球流動性與期貨市場的動態聯動
VanEck的報告同時指出,比特幣的波動與期貨市場的槓桿水平密切相關。自2020年以來,約73%的價格變化可由未平倉合約增減解釋。2025年10月初,期貨市場槓桿率接近歷史第95百分位,顯示高槓桿資金正在積極布局。
隨著CME等受監管交易場所的機構參與度提升,槓桿結構變得更為成熟與穩定。儘管市場短期波動仍存,但VanEck認為中期結構仍偏向上行,比特幣價格在10萬8千至12萬5千美元區間內盤整後,有望進一步突破13萬美元關口,若流動性延續釋放,年底達至18萬美元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同時,VALR執行長Farzam Ehsani在接受《Cryptonews》訪問時指出,黃金市值的自然降溫並非避險需求衰退,而是資金轉移的信號。隨著美國CPI數據走弱與貿易緊張局勢緩解,部分避險資金將從黃金流入比特幣,形成成長與保值兼具的投資方向。他認為,如果政策與通膨環境配合,2026年第一季比特幣有機會挑戰13萬美元至13.2萬美元區間。
美股創高與資金重返風險市場
與此同時,華爾街的風險偏好回升正強化這一趨勢。AI與科技股的強勁表現使市場再度相信「數位經濟」的資本故事。AMD單日上漲7.6%,NVIDIA盈利預期上修,科技與區塊鏈產業形成了新的增長共鳴。Coinbase與穩定幣發行商Circle股價同樣上漲逾9%,表明傳統金融正加速擁抱加密資產。Circle推動USDC跨鏈應用,Coinbase透過自家Layer2網絡Base形成交易與應用的整合生態,進一步強化鏈上金融的流動性基礎。
鏈上數據也顯示出長期投資者的信心增強。比特幣長期持有者比例創下新高,機構資金持續鎖倉;以太坊的質押比例升至28%,網絡安全與收益率同步提高。
市場恐懼與貪婪指數回升至「貪婪」區間,預示新資金的流入節奏正在加快。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高達83%,流動性環境全面轉暖,資本正從傳統避險品轉向高成長性數位資產。
新興代幣的吸金效應擴散
在宏觀復甦與資金回流的雙重推動下,新興代幣項目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以Bitcoin Hyper、Maxi Doge與Pepenode為代表的新一代代幣,分別象徵著功能型Layer2、迷因文化再造與遊戲化挖礦三大方向。
Bitcoin Hyper:功能型比特幣時代的開端
Bitcoin Hyper(HYPER)成為本輪市場復甦中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項目。自預售啟動以來,該項目已籌集近2,500萬美元,並吸引了鯨魚級投資者的關注,最引人矚目的,是日前一筆來自單一地址的鯨魚級大額交易,單筆金額高達31萬美元,刷新該項目預售以來的單日個人買入紀錄,而於10月6日也錄得一筆巨鯨購入超過26萬美元,引發廣泛關注。
這股資金熱潮並非短線投機,而是對比特幣Layer2發展潛力的集體押注。Bitcoin Hyper採用Solana虛擬機(SVM)架構,結合比特幣的安全共識與Solana的高效吞吐性能,使比特幣首次具備可編程性與應用延展性,打破其作為「儲值資產」的單一定位。
技術層面上,Bitcoin Hyper透過非託管橋接系統實現BTC在Layer2上的封裝與解封,全流程透明、安全且即時。這項設計讓BTC能進入DeFi、遊戲與NFT等領域,成為真正能參與應用層運作的資產,標誌著比特幣生態從儲值向功能型資產的轉變。此舉不僅提升了比特幣的實用價值,也為投資人開啟全新收益模式。

HYPER代幣經濟同樣具吸引力。預售價格為0.013175美元,採三日自動漲價模式,總量封頂且無增發機制,供需結構明確。質押回報率高達47%,代幣持有人可參與治理投票、收益分配與技術決策,兼具實用與治理屬性。主網預定於2025年第四季度上線,屆時流動性與應用層將全面開放,為Layer2市場注入新的活力。Bitcoin Hyper不僅是一項技術升級,更象徵比特幣真正邁入Web3功能化時代。
Maxi Doge:重新定義迷因幣的能量與文化
與技術導向的Bitcoin Hyper不同,Maxi Doge($MAXI)以獨特的敘事力與社群能量在迷因幣市場掀起風暴。這枚新幣以「Proof of Workout」為概念,將健身精神與高槓桿交易文化融合,打造出一個結合體能與信念的金融實驗。Maxi Doge不僅延續Doge文化的幽默基因,更在敘事上強調極限突破與高強度參與,代表加密文化從單純投機走向「自我驅動」的新階段。

該代幣的預售價格僅為0.000265美元,目標瞄準500億美元的迷因市場規模。項目以高達81%的質押年化回報率吸引投資者,並預留5%的總供應作為長期獎勵,鼓勵持幣者穩定參與。Maxi基金佔總量的25%,專用於推動社群活動與平台整合,開發團隊亦計畫與多家期貨交易所合作,推出高槓桿MAXI交易對,擴展代幣的市場深度與流動性。
Maxi Doge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枚迷因幣,更是一場文化運動。它以能量、競爭與自我突破為核心敘事,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Maxi信徒」。社群在Twitter與Telegram上迅速擴張,成為2025年最活躍的加密社群之一。這枚代幣象徵了迷因幣從笑話變成文化符號的進化,也展現了Web3時代中社群驅動力量的真正威力。
Pepenode:讓挖礦與遊戲融合的迷因革新
Pepenode($PEPENODE)代表著迷因幣的另一種進化,將挖礦機制與遊戲化體驗結合,打造「Mine-to-Earn」模式的新生態。該項目以Pepe文化為靈感,讓玩家能在虛擬礦場中模擬挖礦過程並獲取代幣獎勵,將傳統挖礦的高門檻轉化為趣味參與。對一般用戶而言,Pepenode提供了一個輕量、可玩且具實際收益的投資入口。

技術上,Pepenode建立於以太坊區塊鏈,透過智能合約自動發放獎勵,每ETH區塊釋放3001枚$PEPENODE,並於兩年內穩定發放,確保收益結構透明。參與者可升級挖礦節點以獲得更高回報,年化收益最高可達663%。此外,早期礦工還能獲得限量NFT裝備,提升挖礦效率與社群聲望,形成獎勵驅動的生態循環。
Pepenode的願景在於讓「娛樂」與「收益」共存,創造一種可持續的迷因文化體驗。與其說它是一枚代幣,不如說是一個社群實驗:在這裡,用戶既是玩家也是礦工,既在娛樂中獲利,也在參與中創造價值。隨著預售與節點開放,Pepenode正在重塑年輕一代對加密貨幣的認知,讓挖礦不再是專業玩家的遊戲,而是全民參與的數位探險。
結論:流動性復甦下的加密新週期
從全球M2的擴張到美股的歷史新高,再到加密新幣的熱潮,2025年的金融市場正在形成資金再配置的格局。VanEck將比特幣目標價上調至18萬美元,不僅反映出全球流動性長期上升的趨勢,也顯示機構資金對加密市場的信任正逐步恢復。
隨著科技股、AI與數位資產形成跨領域的成長鏈,加密貨幣不再是邊緣投機產品,而正走向宏觀資本結構的核心位置。比特幣與新興代幣的雙輪驅動,預示著加密市場的下一個黃金週期已經悄然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