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上調比特幣目標價至18萬美元 流動性復甦資金推動新一輪加密升浪
在十月的金融市場裡,宏觀與資本的節奏正在同步轉向。美股三大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AI科技股的強勢上攻帶動整體風險資產回暖,而在加密領域,比特幣重新站上11萬美元,市場資金流動的方向顯然再次聚焦於數位資產。 VanEck執行長Jan Van Eck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M2貨幣供應與比特幣價格的相關性持續增強,若流動性擴張延續,比特幣在本輪牛市末期有望衝向18萬美元。 VanEck的研究顯示,自2013年以來,全球貨幣供應從50萬億美元增長至100萬億美元,比特幣同期上漲超過700倍。這種長期的對稱關係反映出加密資產正在成為貨幣通脹與法幣貶值環境中的中性避險選擇。 數據顯示,比特幣與全球M2增長率的相關係數已達0.5,其中歐元的流動性變化解釋力最強,顯示歐洲資金動能對加密市場的影響正在上升。VanEck分析師Nathan Frankovitz指出,擁有少於2%數位資產的投資組合等同於對加密市場持空頭立場,而目前全球資金的再分配顯示,更多機構正在增加比特幣配置。 全球流動性與期貨市場的動態聯動 VanEck的報告同時指出,比特幣的波動與期貨市場的槓桿水平密切相關。自2020年以來,約73%的價格變化可由未平倉合約增減解釋。2025年10月初,期貨市場槓桿率接近歷史第95百分位,顯示高槓桿資金正在積極布局。 隨著CME等受監管交易場所的機構參與度提升,槓桿結構變得更為成熟與穩定。儘管市場短期波動仍存,但VanEck認為中期結構仍偏向上行,比特幣價格在10萬8千至12萬5千美元區間內盤整後,有望進一步突破13萬美元關口,若流動性延續釋放,年底達至18萬美元目標並非遙不可及。 同時,VALR執行長Farzam Ehsani在接受《Cryptonews》訪問時指出,黃金市值的自然降溫並非避險需求衰退,而是資金轉移的信號。隨著美國CPI數據走弱與貿易緊張局勢緩解,部分避險資金將從黃金流入比特幣,形成成長與保值兼具的投資方向。他認為,如果政策與通膨環境配合,2026年第一季比特幣有機會挑戰13萬美元至13.2萬美元區間。 美股創高與資金重返風險市場 與此同時,華爾街的風險偏好回升正強化這一趨勢。AI與科技股的強勁表現使市場再度相信「數位經濟」的資本故事。AMD單日上漲7.6%,NVIDIA盈利預期上修,科技與區塊鏈產業形成了新的增長共鳴。Coinbase與穩定幣發行商Circle股價同樣上漲逾9%,表明傳統金融正加速擁抱加密資產。Circle推動USDC跨鏈應用,Coinbase透過自家Layer2網絡Base形成交易與應用的整合生態,進一步強化鏈上金融的流動性基礎。 鏈上數據也顯示出長期投資者的信心增強。比特幣長期持有者比例創下新高,機構資金持續鎖倉;以太坊的質押比例升至28%,網絡安全與收益率同步提高。 市場恐懼與貪婪指數回升至「貪婪」區間,預示新資金的流入節奏正在加快。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高達83%,流動性環境全面轉暖,資本正從傳統避險品轉向高成長性數位資產。 新興代幣的吸金效應擴散 在宏觀復甦與資金回流的雙重推動下,新興代幣項目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以Bitcoin Hyper、Maxi Doge與Pepenode為代表的新一代代幣,分別象徵著功能型Layer2、迷因文化再造與遊戲化挖礦三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