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這週再次展現什麼叫「市場信仰測試」。盤面一度大幅震盪,投資人情緒搖擺得像是坐在過度老化的海盜船上:上升時興奮,下墜時頭皮發麻。然而,在這片雲霧裡,卻浮現出越來越多討論——這是否正是 ETH 長線投資者等待已久的「甜蜜下殺」時刻?
加密分析師 Tom Lee 近日給出了頗具火力的看法:ETH 或將短期回探至 2,500 美元一線,然後迎來級別更大的中長線飆升,最高甚至直指 7,000 美元。他的預測不光因為 ETH 生態持續反彈,也與市場資金結構與疊加週期的配置邏輯密切相關。
同時,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近期擴大其 ETH 部位、卻因價格回調導致帳面損失擴大,引爆市場上的另一種聲浪——一部分人開始認為「巨鯨逆風重倉」正是抄底訊號。於是一場關於「ETH 是否正走向終極折返跑前的最後低點」的討論,迅速成為市場焦點。
Tom Lee 的「2,500→7,000 美元」路線圖:恐慌後的噴射點?
Tom Lee 的市場觀察一向偏中長線邏輯,他這次對 ETH 的判斷,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對加密資金週期的「重新定價」。
他的核心推論包括三個層面:
首先,ETH 在近期多次反彈後,量能並未成功延續,暗示短期仍有一段「風險資金出清」的空窗期。這類空窗通常會把價格推向更明顯的支撐區,而 2,500 美元正是 2024 年以來多次形成週期底部的黃金區域。
其次,以太坊的中期動能仍然強勁。Layer 2 持續擴張、Restaking(再質押)帶來鎖倉升級、以及 ETF 討論聲浪都逐步形成底層支撐。換句話說,短期調整只是挪走浮籌,並非打掉基本面。
最後,全球宏觀環境的「降息預期」並未退場,風險資產在中期仍具備資金重返的動能。倘若 ETH 於 2,500 美元完成低點確認,再搭配生態催化劑,7,000 美元的預測雖然激進,但並非空穴來風。
市場在巨大不確定中最容易產生劇烈振幅,而劇烈振幅往往也意味着長線佈局者的最佳區間正在逼近。
BitMine 重倉 ETH、浮虧擴大——這反而是一種信號?
最近幾週,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持續增加以太坊持倉規模,總累積達 21,000 枚 ETH。然而,隨著 ETH 價格震盪下挫,其帳面虧損同步放大,引發市場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
承壓的機構持倉看似負面,但市場老手看的是「行為語言」——如果一家科技基礎設施企業在價格連跌期間仍持續加碼,大概率並不是盲目追高,而是基於中長期對 ETH 基礎層價值與公鏈需求的押注。尤其在 staking 收益穩定、L2 需求上升、以及 ETH 作為「結算層」的地位逐年鞏固情況下,BitMine 的布局更像是一種「提前卡位」。
浮虧雖然明顯,但這樣的重倉往往在市場週期反轉後才會展現力量。從過往案例來看,當大型礦業、科技或基礎設施公司出現逆風增倉,市場很常在數週或數月後將其視為前瞻指標。
於是,BitMine 的帳面虧損反而引發社群一股新的討論風潮:這是不是 ETH 正在形成「長線買盤吸收」的底部訊號?
市場仍在尋找答案,但一些跡象正在變得清晰——ETH 的多空攻防正在加速逼近轉折點,而巨震往往就是那個「最後洗盤」。
Best Wallet 與 $BEST 代幣登場,乘勢吸引抄底資金聚焦
在市場劇烈波動、資金尋找下一個攻擊口的同時,另一個話題正在鏈圈急速升溫——Best Wallet 的原生代幣 $BEST 本週開放領取並正式登陸 MEXC 盤前交易區,引爆一波搶跑與預期行情。
$BEST 預啟動階段合計已募資近1,800萬美元,並在短時間內累積了極高的社群關注度。這並不是偶然。Best Wallet 的定位放在「高速增長的多鏈散戶入口」,並把兩大趨勢緊密扣住:自託管與早期代幣發射。
預售於本週五11月28日UTC時間12:00完結,而$BEST代幣領取功能將於本週五11月28日UTC時間12:00正式開放及上市。

在 FTX 暴雷後,市場把「不是你的私鑰,就不是你的幣」奉為金律,而 Best Wallet 正是靠整合 Fireblocks 的 MPC-CMP 安全架構,直接把非託管錢包的安全規格拉到機構級。這項突破讓很多希望兼顧便捷與安全的散戶,把目光從老牌錢包移向這個後起之秀。
除了安全性,Best Wallet 的另一個核心吸引力在於「即將上線代幣」功能——用戶能夠提早看到高潛力新幣的發射資訊,並提前布局,遠早於上交易所前。這在一個充滿 FOMO 的市場裡,幾乎是最具黏性的需求點。
伴隨 $BEST 正式進入 MEXC 盤前交易,市場流動性窗口正式拉開。使用者可以提前掛單、吃單,甚至透過保證金機制提前抓取入場價,這讓早期參與者的優勢更加明確,也讓市場對正式現貨上架的行情預期迅速攀升。
$BEST 作為 Best Wallet 生態的功能型代幣,覆蓋手續費減免、早鳥資格、治理投票與更高質押收益等多重權益。在團隊設定於 2026 年前搶下 40% 錢包市場份額的宏大路線圖下,這枚代幣的敘事層也自然越堆越厚。
用戶仍可透過 Best Wallet Token 官網與 App 以固定低價認購,窗口相當有限,而這正與市場當前的「抄底情緒」形成某種奇妙的共振。
結論
ETH 的短期波動雖然激烈,但這種劇震本質上是市場在尋找新共識的過程。Tom Lee 的路線圖固然激進,但至少提醒了投資者:大級別行情的起點常常在恐慌之中誕生。而 BitMine 的重倉浮虧,也顯示大型玩家正在提前布線、無懼短期痛苦。
當前市場既有修正壓力,也有中長線能量正在蓄積,ETH 的劇震更像是暴風眼,而非終局。
另一方面,Best Wallet 與 $BEST 的火速崛起,象徵散戶資金正在尋找新入口、新機會與新敘事。在 ETH、L2、生態擴張交錯的時間點,這些新勢力往往會與主流資產的週期產生互相放大的效果。
ETH 是否會先落 2,500 再衝向 7,000?沒人能保證。但現在正是市場最值得保持警覺、也最值得保持好奇的區間。下一段故事往往就藏在這樣的震盪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