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加密資產的持有方式正出現重大變化。根據渣打銀行的分析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以太坊作為公司資產長期持有,這一策略被視為相較ETF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報告由Jeffrey Kendrick主筆,他認為這些企業架構為投資者提供了監管套利的空間,尤其在法規限制日益嚴格的ETF市場中,企業直接持幣的模式更顯高效與靈活。這樣的發展使得以太坊控股公司正快速成為加密趨勢核心力量。
自2025年6月以來,這類公司已控制了整體以太坊流通供應量的1.6%,與美國實物型ETF持幣總量幾乎相當。它們不僅避開了ETF產品中潛在的價格溢價與制度性瓶頸,其市淨率也更為穩定,約維持在1.0左右,顯示出市場對這類公司估值的合理性與信任度。
BitMine與SharpLink是此浪潮的代表性玩家,其中BitMine現已持有超過30億美元的以太坊,SharpLink則擁有高達521,939枚ETH,其背後也有多位知名投資者的背書,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對此模式的信心。
去中心化收益策略重塑企業資產管理
除了資產持有量本身,這些企業採用的收益模式也讓人關注。與ETF只能被動等待市場漲幅不同,以太坊企業持幣者透過DeFi協議進行質押與流動性挖礦,獲取高達14%的收益報酬。
以SharpLink為例,其近期公開募股籌得2.645億美元資金,主要用於持幣擴張與DeFi佈局。該公司透露,單是質押回報就已產出929枚ETH,顯示出即便是次級收益,也足以構成穩健現金流來源。
這類模式正被視為推動DeFi進入機構化時代重要動力。BitMine與SharpLink正在規劃將數十億美元的以太坊投入借貸市場與收益農場,這也呼應外界對「DeFi夏季2.0」期待。GameSquare與EtherZilla等新進公司亦打算仿效這一策略,加速進入去中心化金融領域,將企業資產管理與高收益結構進一步整合,對整體市場生態造成潛在重塑。
新一代Layer 2解決方案引爆市場興趣
雖然以太坊在DeFi與企業持幣策略上的地位愈發穩固,但對於下一波創新浪潮的追尋並未止步。一個新項目Bitcoin Hyper($HYPER)近期在加密社群中迅速獲得關注。該項目是一條建立在比特幣之上的第二層鏈,採用了Solana虛擬機技術以實現更高速、更低成本的交易與智能合約操作,補足了原生比特幣網絡的擴展性短板。
目前Bitcoin Hyper的預售表現極為亮眼,已募資超過750萬美元,其代幣價格為0.012765美元。根據項目方白皮書,HYPER的設計不僅具備強實用性,更結合了模因幣文化敘事,成為既能驅動技術發展也能激發社群共鳴的潛力幣。許多分析者預測,若其網絡生態成功拓展,有望帶來100倍以上的投資回報。而預售階段價格會隨時間逐步上調,讓早期參與者獲得更大潛在利益。
這不僅是一次關於新公鏈的投資機會,也意味著比特幣可能首次開拓出與以太坊競爭的DeFi生態。對於那些錯過早期以太坊與Solana機會的投資者而言,Bitcoin Hyper正逐步浮現為下一個關鍵轉折點。
結論:從以太坊持幣公司到比特幣DeFi新藍圖
整體來看,加密市場正處於企業化、去中心化與創新技術三軸交織的轉型期。以太坊企業持幣的快速擴張不僅挑戰了傳統ETF的地位,也為機構參與DeFi創造了全新可能性。在這個動態變化的背景下,像Bitcoin Hyper這類新興技術解決方案則可能開啟比特幣的第二人生,為其導入過去未曾觸及的應用場景與價值增長曲線。
投資者正在面對兩個不同方向的機會:一是借助企業化結構參與以太坊收益策略,另一則是參與構建比特幣DeFi生態的早期階段。這場選擇,不僅關乎回報率,更代表對未來區塊鏈格局演變的判斷與押注。真正的市場領導者,可能正藏在這些尚未被主流完全認識的項目之中。

如果想考驗自己對加密貨幣投資眼光,也可使用CoinFutures,這是一個綜合表現優秀的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台,主打無需KYC、免註冊帳戶即可交易,並提供模擬真實市場波動的遊戲化交易體驗。用戶可即時預測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幣種的價格走勢,並選擇做多或做空,最高可使用達1,000倍的槓桿,亦支援止盈與止損設置。雖然平台不涉及實際加密資產,市場數據為模擬生成,但其高靈活性與免驗證的設計,對短期預測型交易者而言具吸引力。平台也支持隨時提領收益,操作門檻極低。
